ZARA (颯拉)是1975年設立于西班牙隸屬Inditex集團(股票代碼ITX)旗下的一個子公司,既是服裝品牌也是專營ZARA品牌服裝的連鎖零售品牌。ZARA是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裝商,在87個國家內設立超過兩千多家的服裝連鎖店?,F在我們就整理特許經營的理念,16步學會zara特許經營理念。 1、特許經營產品快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ZARA的“快”確實是無人能敵的。 ZARA的快速體現在設計、信息獲取、行動、生產、物流、銷售、模式轉變、與時俱進等幾乎所有產業鏈條的方面。為了更快速,他們的遠程物流幾乎都采用航空運輸,把地下200英里的地方挖出地下傳送通道,保證新品上市的時間不超過20天,新品在生產出來后的72小時之內可以擺放到全球的所有店面之中;等。 或許,當你今天晚上剛看完電視節目上的時裝走秀,明天下午,那款對應的服裝就已經陳列在你家門口的店面里了。 2、時尚。如果只是快速的話,ZARA還稱不上快時尚的代表,ZARA的第二個杰出特征就是其“時尚”。ZARA在全球遍布他們的設計師或買手們,以隨時收集最新的潮流信息,全球的店面每3-4天就上新,每年出新18000多件。 3、特許經營超越知識的思維。比如其對于時尚款式的抓取與變成商品上的一抄、二仿、三創新;對于消費者“物美價廉”的追求的把握與變現。 4、特許經營更好地理解與運用了實體店。比如“ 互聯網”而非跟風地愚蠢的“互聯網 ”;選址在黃金地段和甚至直接購買商業地產;抓住店內的第三個營業員即“櫥窗”;把實體店作為反饋市場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強調實體店的體驗性;開大店、豪華店;等。 5、節約成本。比如把非基本款的、勞動密集型的生產外包給大量的小型工廠和甚至作坊;相比于國內品牌的動輒數億元、占營收30%多的廣告費,ZARA的廣告費用只占營收的0.3%,而把省下的費用用于降低產品零售價而不是把巨額的廣告費轉嫁給消費者;等。 6、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店內和公司其他地方廣泛采用RFID、AR、機器人、智能LED、支付科技、信息科技、互聯網等技術。 7、國際化。其進入了全球92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真正的全球化經營,一個都不放過。 8、高效的供應鏈。高效的供應鏈使ZARA在“快速”的同時,大大節約了成本,最終降低了產品的零售價,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9、連鎖經營手冊。為了快速地復制單店以及實施標準化,其編制了關于店面的完整的系列手冊,且此手冊不斷的動態更新。 10、重視培訓。在總部設置有專門的培訓中心,高度重視對于店長與店員們的培訓。 11、分散采購。ZARA的采購戰略叫“分散采購”,意思是指ZARA的40%的原料來源于集團內部,剩余60%來源于外部供應商,每家外部供應商的份額不超過4%。這種供應商的分散采購模式的優點就是保證了ZARA在采購活動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因為ZARA可以隨時更換供應商,防止對某一家供應商形成依賴,供應商為了獲得ZARA的生意也必然會在產品質量、價格等方面互相競爭。同時,分散采購也減少了因為采購量大而導致的供應商缺貨的狀態。 12、熟練的營銷技巧比如,“款多、量少、不打折”的策略在降低庫存、提高售罄率的同時,產生了饑餓營銷、保值營銷、快速購買的心理效應等等。 13、職業經理人。ZARA并不像很多國內的企業一樣,一定是子承父業式的家族傳承,ZARA是嚴格的把股份和企業的經營管理或者說產權、運營權區分開的,這樣就既保證了家族的資產,又延續了企業的活力。 14、循序漸進。迄今為止,ZARA在全世界也不過7000多家店面,他們采用的是墨洇戰略和洋蔥圈戰略,即圍繞成熟的店面連續地向四周慢慢擴散,這就避免了盲目的大躍進這種中國本土的連鎖企業常常采取的自殺式行為。 15、創始人的低調和節儉。創始人幾乎沒有幾張照片出現在媒體中,以至于很多人懷疑這個人是否真的存在。在私生活方面,創始人的衣著等也非常樸實,極少接受媒體采訪,不像國內的一些企業創始人,一旦靠著賣假貨起家賺了些錢,便立即以娛樂明星的丑惡姿態去唱歌拍電影或自封江湖人物,到處以布道者的架勢去教育別人。雖然在生活上低調和節儉,但在工作上,創始人卻絕對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16、多品牌化。除了占營收60%的ZARA之外,其母公司還有其余高檔、中檔以及廉價的服裝品牌,涉及到男裝、女裝以及童裝市場。 ZARA值得大多數特許經營企業借鑒的是,它有意識地在自己的產品中“制造短缺”。雖然一年中它大約推出12000種時裝,但每一款的量卻并不大。即使是暢銷款式,ZARA也只供有限的數量,常常在一家專賣店中一個款式只有兩件,賣完了也不補貨。如同郵票的限量發行提升了集郵品的價值,ZARA通過這種方式,滿足了大量個性化的需求,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追隨者。
|